2023年10月14-15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全国高校区块链技术课程高级研修班在苏州圆满举行。本次研修班旨在提升全国高校教师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普及与应用。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金融、物联网、医疗、能源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商业价值。然而,区块链专业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此,本次研修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相关院系的教学主管领导、课程负责人及骨干教师近百人参加,共同探讨区块链技术的教育与应用。
研修班为期两天,课程内容丰富且实用,涵盖了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核心技术、应用场景、开发实践、安全防护及商业化等多个方面。第一天,与会教师系统学习了区块链技术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和趋势,以及区块链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机制。同时,深入探讨了密码学基础、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区块链核心技术,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了Bitcoin、Ethereum等主流区块链平台的使用。
第二天,研修班进一步聚焦于区块链技术的开发实践和应用案例。参会教师不仅学习了区块链开发环境的搭建、开发工具和框架的介绍,还通过区块链BaaS平台操作演练,亲身体验了区块链用户注册、数据录入、业务数据浏览及查询等实际操作。此外,还就区块链在金融、物流、医疗等领域的商业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本次研修班邀请了多位区块链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授课。其中,北京邮电大学马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参会教师带来了区块链核心技术及最新研究进展的精彩分享。中国移动信息技术中心的叶老师则结合自身在企业级IT架构和区块链领域的丰富经验,深入剖析了区块链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机遇。北京邮电大学区块链实验室的执行主任刘彦,为与会教师带来了一场题为《区块链技术应用案例和BaaS平台操作》的精彩主题演讲。刘彦深入剖析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物流、医疗、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区块链技术如何为各行各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通过此次研修班,参会教师不仅系统地掌握了区块链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各高校在区块链教育领域的经验分享和合作。据悉,经学校推荐并考评合格的教师将获得“全国高校区块链技术课程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其培训经历将被计入继续教育学时。
此次全国高校区块链技术课程高级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提升我国高校区块链教育水平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区块链产业的未来发展培养了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